贸促会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31 16:49信息来源: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芜湖市支会阅读次数:编辑:杨灿 字体:【  


(一)筑牢理想信念不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

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4次,集中研讨6次,会领导上党课2赴市档案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重温光辉历程,传承伟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和实践上不断筑牢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信念,以实际行动做到铸魂增智正风促干。

突出政治建设。抓牢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见实效。主题教育期间已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专题研讨3次,读书班3期。确定正面典型案例和反面典型案例各1个,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和专题调研,形成形成剖析材料和调研报告共5篇。列出问题清单1条,正在积极落实整改。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程序完成干部选拔任用与晋升工作。安置1名转业干部,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今年1月,我会汪大庆同志被人社部、中国贸促会评选为全国贸促工作先进个人,激励我会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为贸促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做好开展“双联系”和乡村振兴工作。赴双联系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好评。为南陵县海井村争取海井河清淤疏浚项目资金20万元,村民广场安装了休闲运动器材,联系走访海井村困难户11人次,送去慰问金0.89万元。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线上募捐等爱心捐助活动,共募集善款1200余元。

(二)坚持服务大局 扎实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工作

会展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树品牌、提层次、扩影响工作要求,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支持社会办会办展,截至目前共参与主办、承办、协办2023芜湖汽车博览会、中国(芜湖)机械机床智能工业博览会暨中国(芜湖)智能制造产业研讨会等展会12场,展会面积10万余平方米,参展企业800家。2023汽车博览会和秋季汽车博览会,现场销售近5000辆车,销售额超5.4亿元,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信心,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稳和扩大消费注入了强劲动力。圆满完成年度会展补助工作,共66家企业兑现补助资金195.7万元。组织赴山东省会展产业发展协会考察学习,举办长三角(芜湖)会展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上海国展展览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会展企业来芜调研交流,为我市会展业发展汇智集力,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我市首位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贸促会坚持以展促产、以产兴展,积极打造会展+”平台,作为主要执行单位之一高标准举办了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芜湖市专题活动(第二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2023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大会,积极参与奇瑞2023年汽车生态博览会相关工作,加速会展与产业融合,通过会展赋能经济,以产业引领会展发展,受到与国家部委、省市领导的好评。

双招双引取得新进展紧盯双招双引一号工程,紧跟全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创新采取线上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带动优质企业来芜兴业。在投资中国网站发布我市中英版市情介绍和招商引资政策,广泛宣传推介芜湖。邀请深兰科技集团、波音中国、巴西中国工商总会等境内外企业和商协会来芜考察洽谈促成泰中华商会等与船途数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知名企业来芜考察29家,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等地拜访知名企业41家,在谈亿元项目1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20亿元以上项目2,新签约落户1个项目,为新能源汽车内外饰件及智能电动踏板项目,投资5.2亿元

(三)用活机制平台 积极推动国际经贸联络交流

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取得新成努力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积极赴国家、省贸促会等沟通了解最新政策,走访芜湖国际商会会员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成功举办宁波名企芜湖行暨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名企安徽行名企台州行”“2023外资企业安徽行政企交流会经贸交流活动5。组织10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二十八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12场,帮助企业抢滩国际市场。主动联系拜访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商协会组织,加泰罗尼亚汽车工业协会法国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AIFC)、意大利一带一路中意国际合作中心等机构分别签订经贸交流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主要负责人多次赴国家、省贸促会主动汇报,线上线下对接30人次,争取了贸法皖企行等项目和活动。

(四)紧扣企业需求 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扎实做好出证认证工作。推行互联网+商事认证的不见面办公业务,推广原产地证书自主打印,有效实现让数据多走路、让企业少跑腿。通过网上办”“电话办”“快递办等多项举措全面开展网上办证。截至目前,共签发一般原产地证10103份,同比增长34%,涉及出口金额99亿美元;签发优惠原产地证974份,同比增长49%涉及出口金额5605万美元

稳步推进商事法律服务。推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商事调解业务。加强与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司法局、法院、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合作,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国际商事法律综合服务中心将诉讼、调解、仲裁等纠纷化解方式有效衔接,为企业提供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法律诉讼等多元化、一站式涉外纠纷化解服务。开展贸法皖企行芜湖专场活动,组织专家赴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加强经贸摩擦预警。向相关行业协会、进出口企业及时发布经贸摩擦预警信息,宣传推广《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让行业协会、企业第一时间获得预警信息,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开展经贸摩擦应对调研,协助国家贸促会开展2023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截至目前,共发布经贸摩擦预警信息200余条,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加大商事法律服务宣传推广。深入重点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开展商事调解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受理咨询等方式,开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宣介,普及商事调解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商事调解的了解和信赖,提升了企业利用商事调解化解跨境贸易投资纠纷的意识。邀请国家、省贸促会来芜开展新能源汽车调研,拓宽为芜湖企业发声渠道